为了宣传明年召开的《2018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年会》,今天下午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理事长柴同杰教授访问了北京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北京油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大兴综合试验站站长刘华贵研究员。
刘老师自1999年9月起担任北京油鸡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取得以下成绩:(1)北京油鸡种群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北京油鸡原种鸡数量由原来的300只扩繁到3000只。北京油鸡所特有的胡须和五趾性状由原来的5%-30%提高到95%以上,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种群质量最好群体。目前种鸡场存栏16000套,其中原种和祖代10000套,父母代6000套。(2)培育了含有油鸡血缘的专门化新品系5个,与油鸡配套后可分别形成肉用配套系1个、蛋用配套系1个,已成为京郊柴蛋鸡养殖的更新换代品种。(3)在优质鸡的风味物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阐明了肌苷酸的代谢规律,规范了测定方法,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校正肌苷酸的概念,消除了国内在肌苷酸研究领域的混乱和误区。研究证明肌内脂肪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是评定鸡肉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000年与大兴区长子营镇合作创立了北京德盛园养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北京油鸡的养殖和开发。养殖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北京油鸡产品2003被认定为北京市特需农产品,供应中南海;2005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北京油鸡还被推广到百年栗园、蟹岛、桑瑞等柴蛋鸡养殖龙头企业以及密云、怀柔、房山、门头沟等区县的多处柴蛋鸡养殖乡镇,成为京郊柴蛋鸡养殖的更新换代品种。
几年来,累计推广北京油鸡雏鸡300多万只,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同行中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受到北京市以及农业部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为京郊特色禽类产品的生产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CCTV、CETV、科技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等媒体对北京油鸡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本帖最后由 常老师 于 2017-12-6 18:44 编辑
文章引自:http://weizhan.jbzyw.com/m/post/474074?from=groupmessage